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前幾天揭曉了,本次經濟學的主題歸納出來可總結為:揭示貧窮的本質。很多時候,窮,真的不是因為懶,很多程度上是一個認知的問題。
說到懶與認知的聯系,在裝飾裝修、建筑安全等領域也同樣適用。下面先看一個近期發生的裝修建筑安全事故案例:
近日,遠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一座正在建設中的硬石酒店發生倒塌,事故發生時,該酒店突然從上往下垮塌,鋼筋混凝土墜落在街道上,揚起大量塵土,路人驚慌逃竄。
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2人失蹤,多人受傷。看來事故不分地域,為逝者默哀。該建筑坍塌的原因尚不清楚。鑒于事故現場的不穩定情況,消防部門已經開始疏散附近人群,并且封鎖了臨近道路。
事故發生后,相關人員全力進行搜救和清理工作。當地消防部門稱,該建筑仍處于不穩定狀態,附近一架約80米高的起重機仍有坍塌的危險。目前,建筑垮塌原因尚不清楚。
坍塌事故在全世界范圍內屢見不鮮。回歸到我國的建筑安全問題,不論是在建建筑,還是已經建成的建筑;不管是政府工程,還是農村自建房,坍塌事故奪走了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使一個個家庭家破人亡,令人感到痛心。
對于裝修建筑安全問題,其實很大程度是可以避免的。但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所揭露的事實一樣,對待一個問題的態度和認知水平才是其中的關鍵。那么對于平民來說,怎樣保障自身的居住安全?
裝修司法鑒定專家提示:房屋鑒定的重要性在認知方面需得到極大提升才行。
很多房屋房齡大了以后,墻體上會出現裂縫,剛開始裂縫可能不大,但隨著時間推移,裂縫漸漸變大,嚴重的會造成墻體脫落,當出現這種問題,要及時對房屋進行鑒定維修。
當房屋使用功能發生變化時,房屋可能會難以承受變化,必須鑒定評估后才能確定能不能改變其使用功能。
當房屋地基基礎、主體結構有明顯下沉、裂縫、變形、腐蝕等現象出現。
自然災害以及爆炸、火災等事故發生后會造成房屋主體結構被破壞,應該及時排查。
此外,權威裝修第三方鑒定機構給出以下幾點自救方法:
1. 房屋發生坍塌,逃生時要小心移動身體,保持冷靜,周邊的建筑物殘骸很有可能隨時會落下。
2. 不同于火災發生時濃煙四溢,房屋坍塌會導致粉塵彌漫在周圍空氣中,為了避免吸入過量粉塵導致窒息,要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
3. 逃生時大多會寸步難行,如果發現周圍有煤氣瓶、鋼管等可以敲擊發出響聲的物體,應敲響這些物品使救援人員發現你。
4. 房屋坍塌發生后,很大機會會發生第二次坍塌,可能會不及逃脫,這時應該盡量給自己建立相對安全的生存空間,利用身邊堅固的物品支撐起可能掉下來的建筑殘骸,加大生存機會。
5. 當被困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當獨自一人在一個狹小的空間時,人會感到惶恐,容易出現幻覺,所以一定要穩定情緒。
6. 當發現身處險境無法逃脫時不要急于大聲呼叫求救,在高度緊張時大聲呼救容易缺氧,消耗大量體力,可以保存體力等有搜救人員來時再呼救。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原因,房屋坍塌,絕對事出有因。
1. 建筑質量不達標。有很多建筑物從打地基開始,就被不停的刪減,偷工減料,用料廉價劣質,本該用的的鋼筋水泥被刪減掉或被換成泥漿。
2. 使用不當。我國建筑會出現破開墻體打通、野蠻裝修等現象,對房屋造成不可逆的結構性傷害,一旦墻體被拆,就算是砌回去無濟于事。
消除樓房隱患,關鍵在于對房屋安全的重視與否。時刻擁有對房屋進行安全隱患排查鑒定的意識,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對家人的生命安全負責,若發現房子存在的安全隱患過多,就該盡早辦理,生命誠可貴,房屋鑒定排查迫在眉睫,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