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險房屋加固技術對房屋是由構件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危險,應采取整體加固的綜合措施來解決。
2.提高房屋構件的剛度和穩定性,增加房屋整體剛度及穩定性。房屋的某些構件,其穩定性或剛度不足,使得房屋產生危險。
3.危險房屋加固注意事項在加固施工前,管理和施工等工程相關人員應對施工現場周邊環境進行了解。了解加固結構受力和傳力途徑,對整體結構中的裂縫進行檢查并記錄。
4.在加固施工前還要注意設計施工周期問題,做出完備的施工進度計劃,在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消耗多余時間,提升整體施工效率縮短房屋裝修、加固所需時間
(裝修質量鑒定案例圖)
(一)前期設計
在前期設計中,容主要包括:
1、明確裝修過程涉及的面積。特別是貼磚面積、墻面漆面積、壁紙面積、地板面積;
2、明確主要墻面尺寸。特別是以后需要設計擺放家具的墻面尺寸。
(二)主體拆改
進入到施工階段,主體拆改是最先上的一個項目,主要包括拆墻、砌墻、鏟墻皮、拆暖氣、換塑鋼窗等等。主體拆改說白了,就是先把工地的框架先搭起來。
(三)水電改造
水電路改造之前,主體結構拆改應該基本完成了。在水電改造和主體拆改這兩個環節之間,一些同學可能知道,還應該進行櫥柜的第一次測量。其實所謂的櫥柜第一次測量并沒有什么實際內容,因為墻面和地面都沒有處理,櫥柜設計師不可能給出具體的
(裝修質量鑒定案例圖)
(1)、對房屋結構類型、建筑層數、房屋地址、建造年代、房屋朝向、房屋裝修概況及房屋用途進行現場調查。
(2)、檢查地基基礎是否有發生不均勻沉降,是否有造成房屋主體結構構件和墻體產生沉降裂縫;檢查記錄室內外地臺是否有沉降裂縫,室外墻腳是否與地臺有分離裂縫,裂縫寬度、長度、發展趨勢。
(3)、檢查鋼筋混凝土構件是否開裂和變形等損壞現象,包括混凝土構件外觀完損狀態記錄:保護層脫落、裂縫、露筋、移位、蜂窩、麻面、空洞、掉角、水漬、變色等。
(4)、檢查磚墻砌體的損壞情況,包括墻體外觀完損狀態記錄:破損、裂縫、傾斜、歪閃、弓凸、風化、腐蝕、灰縫疏松等;裂縫記錄時要按位置、走向、裂縫形式、長度、寬度的順序進行記錄;檢查記錄樓地面的損壞:是否出現起砂、剝落、沉陷、空鼓等現象。
(5)、檢查記錄裝飾部分的損壞情況:內外墻塊料飾面、抹灰是否出現空鼓、剝落、風化、裂縫、龜裂、墻面滲水等現象;
(6)、檢查記錄屋面的損壞情況:是否有漏水,隔熱層是否保持良好;
(7)、檢查金屬門窗是否出現銹蝕、變形,窗體玻璃是否碎裂、破損,其飾面五金、油漆是否脫落等現象;
(8)、檢查房屋水電設備的使用功能;給排水管道是否有堵塞、銹蝕、漏水;衛生器具是否能正常使用;檢查電照設備的完損情況、是否能正常使用。
(9)、根據房屋構件裂縫所在位置、形狀、走向、特征以及房屋的整體損壞程度,依據《房屋完損等級評定標準》(城住字﹝1984﹞第678號)等規定、規范對所鑒定的房屋作安全等級評定,并對不滿足使用要求的構件提出可靠的處理意見。
(裝修質量鑒定案例圖)
1、施工周邊房屋糾紛鑒定;
2、房屋結構可靠性鑒定;
3、房屋完損等級評定;
4、房屋裝修質量檢測和鑒定;
5、自然災害損壞房屋檢測鑒定;
6、超過使用年限房屋損壞鑒定;
7、安裝廣告屏幕等裝修加固改造前的性能鑒定;
8、“五無工程”房屋的質量檢測鑒定;
9、特種營業的房屋質量安全年審鑒定;
10、公共場所及特種營業場所申請、變更營業執照等安全鑒定;
11、因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承重構件承載能力不足而引起房屋可靠性鑒定;
12、建筑物的年限鑒定;
13、房屋主體工程質量、結構安全性、構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質疑時的復核鑒定;
14、改變使用用途、拆改結構布置、增加使用荷載、延長設計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層數可靠性鑒定;
15、司法仲裁委托鑒定;
16、房屋地基基礎下沉定期監測;
17、災后建筑物鑒定;
18、鋼結構工程等各種大型及特殊結構形式房屋的可靠性鑒定;
19、校舍抗震鑒定;
20、圖紙復合、樓板承載能力驗算鑒定等等。
用空鼓錘輕敲地面診斷是否存在空鼓,如果聽到沉悶的空空的聲音的話,則表示是存在空鼓的。如果地面空鼓面積大于400cm有裂紋并且每間房多于2處的話,就是施工質量存在缺陷。
用卷尺測量房屋的高度,進行數值對比來分析房頂傾斜,從地面上取四個點,用卷尺測量房高,如果數值是不一樣的話,就說明房屋是傾斜的。缺陷判斷:墻角陰陽角垂直度偏差,可以用肉眼觀察,或者準備靠尺進行墻面檢測,墻面陰陽角垂直度偏差大,要求整改或者裝修的時候進行彌補。
用小榔頭檢測是否空鼓,肉眼觀察墻面是否裂縫,用小榔頭敲擊墻磚,通過聲音來判斷墻面是否空鼓;目測墻面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潔凈。對肉眼觀察有不平的地方進行檢測,有偏差的地方要求整改或裝修的時候再處理。空鼓的墻面要求鏟除重新抹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