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漏水糾紛可以向什么部門投訴?二手房漏水糾紛,需要具體看看漏水的原因是什么,因為原因往往不只是一方面的。一般可以向業主委員會或居委會等部門投訴,讓其督促相關人員修理的。第一步,找物業和開發商協商解決;第二步,找政府主管部門(建設局、質監局等)投訴和反映;第三步,提出鑒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房屋漏水質保期是五年;質保期是指業主進戶時;拿到鑰匙那一天起質保期內找開發商,質保期外找業委會啟用大修維修基金,如沒有交大修維修基金自己修。
三方裝修合同:裝付寶提倡“先裝修后付款”的新消費理念,推廣《廣東省室內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簡稱“三方裝修合同”,杜絕霸王條款及裝修陷阱!
裝修司法鑒定流程:
1、評估鑒定事項
鑒定事項分為:裝修質量鑒定(質量糾紛)、工程造價審核(價格糾紛)、裝修修復方案(損壞修復)、修復造價評估(損壞追償),準備相關資料:《設計圖紙》、《裝修工程合同》、《工程預算》等。
2、報價及繳費
根據鑒定事項范圍做出鑒定方案,委托人墊付鑒定費用,待庭審請求法院由敗訴方最終支付鑒定費用。
3、約定上門測量
已起訴的由法院協調,未起訴的由鑒定單位協調約定上門測量取證時間,及時通知告知雙方當事人,雙方都有權利現場見證測量過程,不到場視為放棄該權利。
4、出具《鑒定報告》
測量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由鑒定單位出具鑒定報告,郵寄給委托方。
5、出庭作證(如有需要)
當事人雙方對鑒定報告具體章節有權以書面的形式提出疑問,鑒定單位應書面回復疑點問題。如有必要,可申請鑒定單位出庭作證。
6、法院判決或協商調解
法院根據鑒定報告雙方責任及實際情況,協商調解或最終做出判決。
房屋質量保修年限:房屋也有一種產品,與汽車、電器一樣,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與此相應,它也有自身的“保修期”。根據規定,建設工程在質量保修范圍和保修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的,責任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過了保修期,則損失只能由業主承擔,因此,業主如發現問題最好能及時反饋,以便及早找到責任主體解決。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保修期為:A、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保修期,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B、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保修期,為5年;C、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采暖期、供冷期;D、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E、接受質量監督并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的裝飾、裝修工程保修期為2年;E、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雙方約定;F、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樓上漏水找物業有用嗎?業主需要裝飾裝修房屋的,應當事先告知物業服務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房屋裝飾裝修中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告知業主。物業公司發現在裝修過程中有違反有關規定的行為時,應當通知行為人立即停止并改正;行為人拒不停止或改正的,應當及時報請相關行政部門依法處理。如果業主遇到了此類問題,應首先向物業公司反映,物業公司如果沒有盡到上述義務,就應該為受到損失的業主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但如果物業公司已經盡到義務,則不承擔責任。物業管理單位的管理范圍是大廈和小區的公共區域和共用設施設備,不包含業主私人所有的設施。因此,房屋維修責任為室內部分由業主負責維修。如房屋損失屬于上層業主不當行為所致,應由上層業主負責維修。應該注意的是,如果房屋漏水屬于房屋質量問題,那就應該由開發商承擔責任。如果物業管理公司已經進行了告知的義務,且本身也不屬于質量問題,那么物業公司就依法履行了自己的管理義務,需要做的是積極協助和協調與相鄰業主的關系,其不承擔法律責任。
裝修保修國家標準:根據《建設部第110號令》,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兩年,有防水要求的廚房、衛生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五年。保修期自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先裝修后付款服務內容:
1、 資金托管在銀行監管賬戶:資金托管在裝付寶在銀行開設的監管賬戶,由業主與裝修公司共同確認才能支付,確保資金安全。
2、分階段驗收付款:按合同約定,分階段驗收后支付款項。
3、出現爭議,平臺介入:出現爭議,裝付寶公正判定,調解爭議。
4、保修款(5%)托管兩年:竣工后發現問題,積極解決。
5、《先裝修后付款操作手冊》
房屋漏水可以向誰投訴??1、首先應查明此管理職責歸誰。公共設施應由物業負責,從維修基金中支出;非公共設施則要看屬于專有部分還是共有部分。各方有約定應從約定,如無約定,專有部分由專有權人負責管理維護沒有異議,但對共有部分的管理維護職責歸誰有爭議。防水層如果作為共有設施,因為屬于隱蔽工程,一般認為樓上住戶作為實際使用人應承擔合理使用的行為義務,樓下作為受益人也有相應的義務,這種義務主要是體現在費用承擔上。2、開發商的責任:在保修期內,如果不是人為的原因造成的漏水,開發商要承擔全部責任。根據《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第七條規定:第一條第(二)款有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第(四)款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2年,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3、公平責任:對于已過保修期的房屋,各方當事人無過錯(或無證據證明其過錯),如因防水層自然老化,此時維修費用按民通第一百三十二條之規定,根據實現情況,由當事人分擔,一般為一人一半。4、物業的責任:漏水肯定不是物業造成的,但如果物業在這里面有疏于管理的情況,或是出現了問題后沒有及時處理,導致損失擴大或出現了更嚴重的問題,那么物業要承擔責任。前者比如管道堵塞,雖然不是物業干的,但根據物業管理合同和相關規定,物業公司應定期進行檢查和清理,如果沒做到,那就可以追究物業的責任;后者比如樓上違法裝修,物業未制止,那么就可以找物業要求賠償損失。
審核合同報價服務內容:1.審核圖紙可行性/明顯不合理;2.審核單價判斷是否偏低或偏高;3.審核輔材型號明確/主流材料;4.審核項目增項/漏項/不合理項;5.審核工藝詳細/明確/隱含漏項;6.審核說明符合國家標準。明明白白消費,防止預算陷阱。
一、新買的房子漏水誰該負責?夏天經常下雨,購房者新買的房子并且入住后,發現房頂有漏水的情況,這時候購房者應該怎么辦?建議先做一份房屋質量鑒定,確定造成漏水的原因后,就可以界定相關責任。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保修期內,房屋維修事項由開發公司負責,由開發公司通知施工單位實施維修。業主因房屋漏水等原因造成的損失就要向開發建設單位主張賠償事宜,索賠的過程可以先同開發建設單位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通過仲裁解決或向房屋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注意:房屋的保修期與一般商品的保修期不同,不可以簡單地定為購買后的1年、2年或5年,且期房交付時的保修期與現房的保修期很可能會有時間差,購房者往往對此一知半解。房地產商(即開發商)雖然對購房人負有保修責任,但實際真正承擔保修工作的卻是建設工程承包單位,保修期是以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對房地產商承諾的時間為基礎的。